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隱喻誘引技術

類型:提升個人工作績效之組織發展
審閱人:方崇雄 教授
作者:余采芳

隱喻誘引技術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ZMET)

壹、緣起
隱喻誘引技術(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簡稱ZMET)是一種探索受訪者(員工)內心深層的想法與其心智模式。根據Eakin(2002)論述到,隱喻誘引技術的最初概念是從Gerald Zaltman到尼泊爾旅行採訪時所得到的一個靈感。當時Zaltman把照相機交給當地居民,讓當地的居民去拍攝自己想拍的照片,並詢問該照片對他們的意義,而居民們則以充滿矛盾、對比與情境的故事來描述該照片。Zaltman在他們所拍攝的照片中發現,其中人物的腳都有一半沒入鏡,探究其原因才知道是因為他們都赤腳,而赤腳的原因象徵著貧窮,居民刻意不拍到腳是想對外來的人隱藏他們貧窮的想法。Zaltman回到哈佛大學後,便開始投入此在尼泊爾旅行所看到的景像去積極的探索「圖片背後所隱藏的意義」。於是,漸漸地研究出對受訪者內心深處探索的一個新調查方法,稱為隱喻抽取技術(Zaltman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簡稱ZMET)。
Zaltman(2003)在其研究中解釋,隱喻誘引技術的理論思考是起源於,人類的原始思考起初是以圖像的形式而非文字的形式來顯示;其中心理論則以受訪者所蒐集來之圖片做為線索的一種提示工具,再結合凱利方格法(Kelly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與攀梯法(Laddering Technique,LT)的輔助來抽取受訪者對特定主題的構念(Construct),並聯結構念與構念間的關係,來代表受訪者內心深層的想法與感覺之心智地圖(Mental Map)。人們通過接觸深層隱喻過程中,利用圖像來使受訪者能自然的推出本身的潛意識,用圖片的方式來取代文字,在不知不覺中會把內心深層的隱喻與某一特殊產品、感覺或地點聯繫起來,推論出受訪者的心智地圖。
回顧在過去人類初始的階段,也就是未有文字的發明前,圖像是人類溝通最好的表達方式,包含像講話的語音、聲調、身體的動作、手勢、姿勢、表情、符號、色彩等,皆人類是主要的傳達媒體。原始的人類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來繪製圖像或用符號的方式來記錄週遭發生的事物,並透過這些原始的圖像、簡單的色彩與符號的表示,來傳達原始時代生活文化的藝術與情感。透過任何的圖像來敘述彼此的思想,例如中國的許多文字,皆是由圖像來轉換成文字的涵意,表達其思想方式。隨著文明時代的進步,才漸漸的發明文字,代表著人類的思考模式,而在每一個文字的背後,皆有著它本身的深層涵意。而我們回溯萬億年前的先祖們並沒有留下任何文字的記錄,我們所發現到的,只是祖先們用或樹木枝、石斧刻劃的圖像,很多岩畫都是人類有文字記載前的圖畫時代的記錄,用來闡述當時他們眼中所見的生活文化。在文學產生之前,圖像曾有好一陣子是人類知覺感想的替代品。透過圖像,穿過時間的嬗換來到現在文學文明的世代。讓文明的人類一度忘記了圖像的最根本意義。隨著社會科技的發達,城市的興起漸漸改變了群體的組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為了應付此關係的改變現象,人們創造了溝通的工具-文字。人類經過長久的時間,共同設計了符號,藉著文字記載,把語言或思想用書寫符號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對人類而言是項極重大文明的發現,代表著人類的進步,亦代表著人類時期的創造力在此蓬勃發展中顯現出來。而圖像、岩石的雕刻隨著社會新結構的來臨,使圖像的思考方式逐漸的走入歷史,但不變的是,文字發明前的圖像時代,是像徵著一種自然主義的追求與思惟。因此,此隱喻誘引技術的概念,則是讓我們回到最原始的思考方式,用此方式來孕育出人類在最深層的內心意識,拋開對文字的依賴,用我們眼前所看到的圖像,來描述其所看到、想到或感覺到的最直接的想法,因人類的記憶都是以影像儲存而存在,為了將記憶中最深層的意識完整的呈現出,可藉科技進步的方式來挖掘出此受訪者在此圖像背後的內心潛在意識。
Christensen & Olson(2002)在其研究中指出隱喻誘引技術的概念是市場研究的方法,最初是從哈佛商學院的Gerald Zaltman教授於1990年代所提及的概念,焦點放在消費者非語言溝通的重要性,藉由視覺符號的隱喻能力,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逐步地引誘出受訪者對研究主題內心深層的想法及感覺。而隱喻誘引技術雖起源於1990年代,在其剛開始期間,一直還未有真正的程式與架構,學者Sugai(2005)認為隱喻誘引技術隨後引進並提高認知結構的發展性,直到目前左右才真正蓬勃發展。

貳、意義
在說明何謂「隱喻誘引技術」之前,先介紹有關「改善個人內在狀態的干預技術」之內容,茲將說明如下。

一、改善個人內在狀態的干預技術
根據吳定(民94)認為個人是任何組織機關運作的基本份子,其一言一行源自於自身的信念、需求、動機、價值觀、知識、能力及經驗等。如果欲使組織成員在組織中能發揮潛力,提高個人工作績效,則從改變組織成員之內在情境著手。

二、隱喻誘引技術
隱喻誘引技術(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ZMET)探勘受訪者(員工)深層的認知與感受,大致上則是透過多種不同的感官與媒介,使受訪者(目標群體)更完整、更豐富地瞭解自己想法且與研究者分享的調查研究工具,是一套藉以瞭解受訪者其真正想法的技巧,誘發出受訪者心中深層的想法與成覺,並建立其心智地圖。隱喻誘引技術的深度訪談法運用隱喻誘引與傳統的攀梯法(Laddering Technique,LT),建構受訪者(員工)心智模式的關聯結構,隱喻誘引技術能進一步了解受訪者構念背後隱藏的意義和想法,幫助我們了解受訪者(員工)心智結構中的想法和感覺更深層的關聯性。此種技術方法通常用於行銷,但近年來許多學者也發現隱喻誘引技術很適合拿來做為質性研究的研究方法,且隱喻誘引技術已在學術研究與企業方面在質性研究上已有良好成果(Useem, 2003;Sugai, 2005)。Zaltman相信,有許多資訊是無法用語言明白表達出來的,所以以往使用焦點團體或問卷訪談等方法,只能獲得很表面的訊息,而不能洞悉一個人真正內心深處的想法。因此他設計了隱喻誘引技術,強調其對於語言的低依賴性,以及其所能探索的深度。
根據Zaltman(2003)之解釋,隱喻誘引技術乃是一種獨特的工具,隱喻、圖片分析與說故事為使用隱喻誘引技術的主要概念,讓企業主得以進入顧客及員工內心深處的一扇窗。隱喻誘引技術能夠探索出隱藏於表層之下,透露出人們不曉得自己已知曉之事或物。領導者可透過此隱喻誘引技術的方式來去探索組織員工內心深處對公司的想法、自己工作上的價值認同或對某項議題的看法等,以獲得更清楚且更豐富的員工資訊,讓領導者可以傾聽員工內心的聲音與需真正的需求,可以使員工較清楚自我的需求與價值為何。人的想法會影響到其個人的行為狀態,因此若員工看清自我的想法感覺,其在工作上的行為也會因此而有所改變。
隱喻誘引技術則是利用十個步驟來探索潛藏於人們內心深處對特定事物的想法與感覺,並將其以故事、構念、心智模式、感官影像、總結影像、共識地圖等方式予以一一呈現。然而,根據Matheson(2005)認為大多數研究,透過語言的傳達建立起知識與訊息的匯集。Zalman認為,實際外在的經驗、想法與感覺只是冰山的頂端,很難用一般的肉眼去挖掘出來。因為我們的知識有許多部分是無意識的,而要啟發/引誘出這無意識的知識是很困難的,Zalman發展了隱喻誘引技術的方法來發掘人們的內在認知/知識。Zalman建立隱喻誘引技術,是因在人們不能直接說出自己關於某些主題的想法或感覺,而因為這些知識與感覺是潛藏在人們的深處與潛意識下的需求(Eakin, 2002)。
透過隱喻誘引技術,調查研究人員可獲得極為豐富、深入且細緻的受訪者的資訊,亦可讓受訪者清楚明白自我的需求與價值。從隱喻誘引技術的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會事先請受訪者長時間花費先去蒐集圖片,每一張圖片之蒐集都代表著受訪者的內心的某些想法,再根據受訪者蒐集到的圖片透過深度訪談法,找出受訪者對特定主題的內心深處想法及意識。

參、功能
ZEMT技術之功能包含:了解受訪者內心深處對易觸及的想法與看法、使受訪者最深層意識的想法與感覺可以被描述出來,以及透過圖像,繪製受訪者的心智地圖。

一、瞭解受訪者內心深處對易觸及的想法與看法。
Zaltman(2003)認為隱喻誘引技術是一種非傳統、非文字語言的隱喻誘引技術,需透過圖片的混合和語言資訊溝通,進入受訪者、顧客、投資人或是公司內部員工之心智地圖,瞭解受訪者內心深處不易觸及的想法與看法。

二、使受訪者最深層意識的想法與感覺可以被描述出來。
隱喻誘引技術的重要特色之一為藉助視覺隱喻挖掘深層的想法與感覺,使得沉潛於深層意識中的想法與感覺能被描述與界定。隱喻誘引技術正是挖掘隱藏於人內心深處共通的心理感覺的工具,而這潛藏於意識下的部分是傳統調查方法所無法探索到的。隱喻誘引技術利用圖片作為受訪者構念的引導工具,以獲得更清楚且更豐富的受訪者資訊,使其真正的需求想法與感覺可以被引誘描述出來。若運用在企業上,主管可利用隱喻誘引技術來作為員工構念的引誘,瞭解員工對此議題的真正看法。而員工本身也可知道自己真正的內心感受,而不是外在的表現。

三、透過圖像,繪製受訪者的心智地圖
那麼在隱喻誘引技術上的應用,可運用在對社會新鮮人或職場人,例如深入訪問他們對理想的職業生涯的認知,瞭解受訪者所期望的職業生涯,可透過圖像,深入瞭解他們內心深層其中的意義,重要性及價值觀,並繪製它們的心智地圖,瞭解這些概念的路徑及其中所代表的意涵。當然,受訪者也可藉由本次的訪談結果,瞭解自己的職業性向是適合領導型、行政幕僚型、業務行銷型等職業性向。

肆、隱喻誘引技術之假設
有關ZEMT之假設,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探討,其一為Zaltman的假設前提,另一個為Vorell的假設前提,兩者均分別提出有關ZEMT技術之七點假設。

一、Zaltman的假設前提
Zaltman(1996)指出,隱喻誘引技術的方法最初適用在行銷市場的消費者研究中,試圖探索出消費者(受訪者)的心智圖像,發展出七個假設前提,分別說明如下:

(一)大部分的溝通是屬於非文字語言(Most Communication is Nonverbal)
人類有百分之80的溝通皆是透過非語言傳播的,包括觸摸、手勢、語調、肢體動作、眼神接觸等非語言管道與他人交換訊息和意義。許多文字語言的意義都決定在非文字語言的暗示中,甚至在溝通發生矛盾時,非文字語言更能表達意義。到達大腦之刺激大都屬於非文字語言,且人們心中大部分的心智影像是視覺的。

(二)思考是以圖像產生的(Thoughts Occur as Images)
思考之產生方式與溝通不同,思考雖是透過文字語言來表示,但其產生方式乃是透過非文字語言之影像。因此,透過文字與非文字語言的結合,才能使研究者更深入瞭解顧客心中多樣化的內涵與其意義。

(三)隱喻是思考、感覺及瞭解行為的基本單位(Metaphor as Essential Units of Thought)
隱喻是指透過其他事物來瞭解與經驗一件事物,是觀察顧客的想法與感覺、進一步瞭解顧客行為,以及學習如何行銷商品與服務的重要視窗。

(四)感官影像為重要隱喻(Sensory Images as Metaphors)
感官是所有新資訊必經的管道,亦是通往心智的大門與視窗。以感官為基礎之隱喻,更是瞭解受訪者思考與行為的潛在之重要工具。

(五)心智模式是故事的表現(Mental Models as Representations of Stories)
故事的創造、儲存與恢復就是記憶的主要歷程。從受訪者所敘述的故事中,研究者可以瞭解對特定主題之想法與感覺,以及其背後所隱含的心智模式,並藉由建構敘事來瞭解受訪者。

(六)思考中的深層結構是可接近的(Deep Structures of Thought Can be Assessed)
人們都有隱藏於內心深處的想法與感覺,這些想法與感覺也持續影響著人們的思考與行為,但是人們往往不知其存在,但是這種內心的深層結構是可以透過有效的工具挖掘出來的。

(七)理性與感性的結合(The Comingling of Reason and Emotion)
大部分的研究顯示,能正確的下決定是因為理性與感性同時考量。情感、邏輯上的推論及包含經驗是是相互依存,甚至是不能分離的。相互不應偏重哪一方,而是同時考慮之。因此研究者需要能夠同時擷取兩者之技術,尤其當理性與感性是相互聯繫時。

二、Vorell的假設前提
Vorell (2003)則在其研究中解釋,將隱喻誘引技術應用在企業組織中,探討企業組織中的員工的心智圖像,將隱喻誘引技術認為有七項前提假設分別說明如下:

(一)大部分社會上的溝通是屬於非文字語言(Most Communication is Nonverbal)
大部分非語言溝通的方式皆不同,包括臉部的表情、身體上的姿勢與手勢、服裝穿著、氣味、觸摸,與像講話的語調、聲音等副語言。這些非文字語言的溝通就像是從一個組織內的成員到另一個組織內的成員。研究員將更能瞭解組織內員工的價值。

(二)思考是以圖像產生的及這些圖像通常不是文字(Thoughts Occur as Images and those images are usually not words)
當文字語言與非口頭的訊息相連接時,傳達溝通的理解會大大增加。跡象不僅可用文字表達而且亦可以符號、故事、隱喻、思想意識、典禮、儀式和英雄式的傳奇故事之形式出現。透過文字和非口頭符號的瞭解,此模式如何在社會上變得更容易清晰瞭解。

(三)隱喻是認知的中心(Metaphors are central to cognition)
一般而言,受訪者看到圖像時,說出他們對此圖像的看法,因此,研究人員透過傾聽與分析不同的受訪者所使用的隱喻,讓我們可以更詳細的瞭解受訪者本身的認知。

(四)認知是身體的基本經驗(Cognition has its basis in somatic experiences)
感官可以從環境中察覺與解釋出一些訊息,並作為心智上自然原始的資料,用以瞭解並領會出來。

(五)有理性、情感與經驗的結合(There is a deep comingling of reason, emotion, and experience)
在認知的過程期間,這些訊息中的每一種類型都會影響每一個人的反應與想法。

(六)可以達到內心最深處的想法(The deep recesses of thought can be reached)
認知過程常是複雜且一般的人無法要求他們自己沒有過多的反應。透過傾聽人們內心的聲音可以很快地進入,瞭解其心中最深處的想法。

(七)所有的人們皆有潛在的想法(All people have underlying thoughts)
透過瞭解他們原始的隱喻,理性的橋樑可以建立在什麼是他們核心的感覺與這些感覺如何明白的顯示出來,到外在的行為表現與態度。
隱喻誘引技術的方式目的即呈現出個人本身的心智地圖與其想法,讓自己本身瞭解到其潛意識對某研究主題的看法,而隱喻誘引技術漸漸已被企業組織用來瞭解組織成員內心深處的探索,傾聽成員的內心,繪製出心智地圖,讓員工更能瞭解自己在工作上的價值,促進其達到目標。

伍、步驟
隱喻誘引技術的方式是選擇人類最原始以圖像為媒介的溝通方式,用傳統的非文字方式來誘發出研究對象心中深層的想法與感覺,最後建立其想要特定主題的心智地圖,其中心智地圖包括了認知所組成的構念與概念間的連結關係,呈現出個人本身內心深處對研究主題認知的結果。
依據Zaltman & Coulter(1995)與Zaltman(2003)的觀點,將隱喻誘引技術的實施循環步驟大致可分成以下十個階段:

步驟一:說故事(story telling)
每位受訪者須針對研究主題來事先花費一些時間和能量(考慮題目並且尋找有意義的圖像,再思考其圖像中的意義),再根據自己提供的圖像來加以描述。則研究者再與受訪者做深度訪談,以請受訪者用說故事的方式來描述他們對此圖像的想法與感覺,並引誘出圖像的視覺隱喻,探索出內心的潛在看法。

步驟二:遺失的議題或影像(missing images)
請受訪者描述任何自己本身想要表達出的感覺,但實際上卻找不到適合的圖片來表達自己內心的重要想法,而研究者要設法去探索或挖掘出受訪者能夠表達該圖片所代表的意義與想法的圖片。

步驟三:分類整理(sorting task)
請受訪者將圖片根據意義來加以分類,並且替每個分類貼上標籤。此目的主要是在幫助受訪者建立相關主要論點或構念。

步驟四:構念抽取(construct elicitation)
由受訪者隨機選三張圖片,請受訪者說出其中兩張如何相似,另一張如何不同。使用此方法,以期有效地協助受訪者精確描述其構念。

步驟五:最具代表性圖片(most representative picture)
請受訪者從所有圖片(包含遺失的圖片)中選擇最具代表性的一張,並指出其所代表的感覺(包括正面及負面的想法)。

步驟六:相反的影像(opposite images)
要求受訪者描述代表相反意義的圖片,任何概念或構念都包含其相反意義的足跡或痕跡(描述相反的感覺或想法,不限制為圖片)。

步驟七:感官影像(sensory images)
受訪者使用其他感官(嚐、觸摸、聞、聽、顏色與情感)描述和誘引出「應該是什麼」和「不應該是什麼」的探索性概念。

步驟八:心智地圖(the mental map)
受訪者使用已被挖掘出的概念創造一個地圖或因果模式,此心智地圖即代表受訪者對主題的心智模式。研究者要回顧受訪者心智模式中的所有構念,以及是否有遺漏。並且,還要再次與受訪者確認這些構念是否正確表達受訪者所要表達的意義。

步驟九:總結影像與小短文(the summary image)
透過電腦影像處理技術,利用數位元影像軟體,創造出一個使用由受訪者帶來的原始圖片所拼貼合成的總結影像。此總結影像不要求美觀,而是著重於表達受訪者所要表達的意義。此外,還要讓受訪者寫下一段小短文或一段話來幫助在溝通上有關主題的重要概念。

步驟十:共識地圖(consensus maps)
研究者再結合所有受訪者的心智地圖,創造一個共識地圖,以展現出大多數時間、大多數人的大多數想法。一般而言,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提及到的概念會被納入共識地圖中,而四分之一的受訪者提到的構念與構念間的關係也會被選入。

陸、實施成效
Eakin(2002)在其研究中說明,近年來,隱喻誘引技術的理論與技術,已經被許多知名國際企業(如:AT&T、Coca-cola、GM、Motorola等)所採用,也有用在學校中的學生、企業中對消費者與企業組織中對其員工的心智圖的探索等皆有良好的成效且獲得可觀的成果。

柒、案例
Case study-建立共同匹茲堡的兒童醫院的隱喻技術過程

一、大意
在利用深層心理設計的過程中,"隨其隱喻誘引技術(隱喻設計方法)研究的組成,可以幫助我們連接受訪者對情感、智力與經驗的層次。這些以證據為基礎的工具,幫助我們做出較早與更有效的設施設計的決定,來共同建立匹茲堡的兒童醫院的一個經歷轉型過程。

二、內容
在本案例中,主要要介紹之內容包含有:建築師想建立一個擁有自然環境的高品質醫院,可以促使健康的康復、某一建築公司採用隱喻誘引技術、有了明確目標後,並測試受訪者內心最深處的需求來建立一個醫院的設施,以及使用隱喻誘引技術是要深入瞭解受訪者的需求,以潛在的設計思路使建築呈現等。

(一)建築師想建立一個擁有自然環境的高品質醫院,可以促使健康的康復
每家醫院的建築師想努力的建立一個自然環境的醫院,以促使病人對健康的康復。但是,建立一個擁有自然環境的高品質醫院是一項難以實現的挑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須要瞭解人們內心最深處的想法與感受,而這些人們將是擔任這家醫院的某種地位的受訪者。

(二)某一建築公司採用隱喻誘引技術
這一個挑戰激勵了建築設計公司採用隱喻誘引技術這項隱喻技術,這份研究草案由受訪者根據視覺的影像、隱喻與感情誘發出訊息。透過隱喻誘引技術給了建築公司一個新的觀點,從對病人的需要、家屬的期望與工作人員的想法,須要各別對病人內心深處的想法需要、家屬對醫院設施的完善要求與工作人員想要建立的醫院,每一個受訪者的內心真正的想法與需求都要透過隱喻誘引技術來呈現出來,並讓建築公司的工作人員瞭解每個人的心智地圖是呈現什麼樣的圖像,以便能設計一個完善高品質的新兒童醫院。

(三)有了明確目標後,並測試受訪者內心最深處的需求來建立一個醫院的設施
設計開始有了明確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先進的系統、先進的兒科醫療保健設施,將這些受訪者的內心最深處的需求作一個預先的考慮。根據受訪者內心最深處的需求來建構心中的理想醫院應有的設施,醫院中頂尖的,因此,這個新的設計必須滿足所有的受訪者之需求,建設出超過高質量標準的醫療、專業和輔助人員的醫療設施,希望在美國能成為頂尖前10名的醫療兒童醫院。

(四)使用隱喻誘引技術是要深入瞭解受訪者的需求,以潛在的設計思路使建築呈現
隱喻誘引技術是由哈佛商學院教授Zaltman所設計,藉其技術能充分瞭解該用戶的需求,並將現有的設計過程與ZMET相互結合。基於這樣一個前提,受訪者有95%的思路是發生在無意識的心態,透過隱喻誘引技術讓其內心真正的想法逐漸呈現出來,讓設計者能根據每位用戶的需求來建築兒童醫院。

三、研究過程
對於案例中所提及之研究過程,可以分為對所有相關的受訪者進行訪談、在個別訪談間,參與者詳細討論了自己選擇此圖像的想法與感受之理由、表面和深層的隱喻則沿著他們幾個想法中清楚明白的主題這三部分進行討論,將其內容說明如下。

(一)對所有相關的受訪者進行訪談
我們分別對病人、家長與醫院的醫療及行政工作人員進行了29次訪談。受訪者被要求在訪談前的一個星期,花時間去收集雜誌、產品目錄及其他圖像,將在視覺上描述他們最基本的想法、感覺與知覺,與目前在醫院工作的經驗和理想的經驗。

(二)在個別訪談間,參與者詳細討論了自己選擇此圖像的想法與感受之理由
在個別訪談間,參與者詳細討論了自己選擇此圖像的想法與感受之理由。與平面設計師,每個參與者都按輕重緩急的指示設立一個綜合的想法和感受。參加者的綜合說明,再加上與研究者解釋這些隱喻的看法,對受訪者的潛在需求傳達了豐富的資訊。

(三)表面和深層的隱喻則沿著他們幾個想法中清楚明白的主題
調查結果顯示,表面和深層隱喻沿著他們幾個想法中清楚明白的主題。在長時間的「深設計過程中」,隨其隱喻誘引技術研究的組成,可以幫助我們連接用戶對情感、智力與經驗的層次。這些以證據為基礎的工具,能幫助我們做出較早和更有效的設施設計的決定來建立建匹茲堡的兒童醫院,其結果是透過這些受訪者的詳細訪問,利用圖像的引誘得知每位受訪者心中的想法、感覺與其他會另他們額外聯想到有關的情境,皆會被參與者詳細記錄並加以分析。
利用隱喻誘引技術,使孩子們、家長與工作人員被各別要求剪下令他們與醫院產生聯想的圖畫,然後接受了近兩小時的詳細訪問,被問及有關那些圖畫的問題和探索那些想法、感覺以及它們引發的聯想。一連串的隱喻在溝通交談中一一浮現。
每幅圖畫都被參與者詳細分析過之後,那些意象被反覆的察看,接著,另一名配備電腦和熟悉Photoshop程式操作的工作人員,和家長、孩子或和工作人員一起製造出一幅電腦的圖像。這幅利用參與者腦海中對醫院的無意識聯想創造出來的畫接著被放大,再加入個人對這幅畫的敍述。其過程的辛苦,夾雜著大量不同的人類感情和不同的表達方式,最後,核心主題會慢慢地被清晰地浮現出來。代表著這項隱喻誘引技術,將圖像引誘的過程可以將人們的心智模式呈現出,讓人們瞭解自己內心最深層的心境與需求。

參考文獻
Christensen,G., Olson, J. (2002). Mapping consumers' mental models with ZMET. Psychology & Marketing, 19(6), 477-502.
Donald, E., & Johnson, L. (2004). Metaphors help architects get into the minds of hospitals' patients. Health Care Strategic Management, 22(11), 13-15.
Eakin, E. (2002). Penetrating the mind by metaphor.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23, B9.
Jennifer, L. (2005). Using Metaphors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s of Powerlessness Among Women in Twelve-Step Substance Abuse Recovery.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in Human Developmen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trieved Jan 23, 2008, from http://scholar.lib.vt.edu/theses/available/etd-04272005-032714/unrestricted/finaldissertationetdformat.pdf.
Lee, M., McGoldrick, P., Keeling, K., & Doherty, J. (2003). Using ZMET to explore barriers to the adoption of 3G mobile banking serv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 &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31(6), 340-348.
Louis, D. A. (2003). ArchitectureWeek - Culture - Metaphorical Design Method - 2003.1001. Retrieved Jan 23, 2008, from http://www.architectureweek.com/2003/1001/culture_1-1.html.
Philip, S. (2005). Mapping the mind of the mobile consumer across borders: An application of the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22(6), 641-657.
Shawn(2006). Anecdote: Metaphor-Elicitation Technique. Retrieved Jan 30, 2008, from http://www.anecdote.com.au/archives/2006/08/metaphorelicita.html.Stanley, M. V. (2003). Application of the ZMET Methodology in an Organizational Context: Comparing Black and White Student Subcultures in a University Sett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by Miami University, Oxford, Ohio. Retrieved Jan 10, 2008, from http://www.ohiolink.edu/etd/send-pdf.cgi?miami1059150389.
Szegedy-Maszak, M. (2005). Mysteries of the Mind; Your unconscious is making your everyday decisions. U.S. News & World Report, 138(7), 52-61.
Tracy, C. (2003). Heading. Retrieved Jan 19, 2008, from http://www.tracycerto.com/pdfs/Columns9_03.pdf.
Useem, J. (2003, Jan 20). This man can read your mind. Fortune, 147(1), p. 48.
Van Dessel, M. (2005). The ZMET Technique: A New Paradigm For Improving Marketing And Marketing Research. Retrieved Jan 23, 2008, from http://smib.vuw.ac.nz:8081/WWW/ANZMAC2005/cd-site/pdfs/11-MR-Qualitative/11-van-Dessel.pdf.
Zaltman, G. (1996). Metaphorically speaking. Marketing Research,8(2), 13-20.
Zaltman, G. (2003). How Customers Think: Essential Insights into the Mind of the Market.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