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

快速信任(SWIFT TRUST)

類型:增進人際間工作效能的應用技術
審閱人:方崇雄 教授
作者:李信達

快速信任(SWIFT TRUST)

壹、緣起
在影響工作效能的諸多因素當中,「信任」可以說是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無論是何種工作形式或內容,世界上幾乎沒有不需依賴人際互動就能完成的工作,即便是個人工作者,他也必須透過人際關係來承攬工作,或者尋求技術協助等等;更遑論深處龐大企業組織中的渺小個人,各自均只是負責工作任務中的某一部份而已。當人際互動對於工作任務的遂行,已經成為必要條件時,隨著企業內人際互動機會的增加,共事者必須要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基礎,才有辦法彼此合作以順利完成工作任務。這裡的信任關係所指的,不僅只是個人人格(如誠實、認真等)的信任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於對方工作能力的信任。
信任於企業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的原因是企業當中包括管理者在內的所有成員,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控整個環境,偏偏當組織成員開始進行合作時,都必然要面臨到許多的不確定性,包括了任務執行的發展,以及伙伴會採取何種行為來因應等等,這些不確定性都是非常難以預測的。因此在人際互動時,如果沒有辦法和其他成員建立一定的信任關係,那麼就意味著你必須花更多時間,去判斷或猜測對方的言行是否可信,並根據判斷的結果去決定你的下一步如何行動。如此一來,不但工作的完成時間會遭到延誤,更有可能因為合作的雙方相互猜忌,導致任務失敗的悲慘結局。
相反的,如果雙方能夠建立一定的信任關係,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讓彼此都能夠去預測對方的行為,並且相信對方的所作所為,必然會符合工作或任務所需,從而降低個人對整個環境的不確定感,也建立了能夠互助合作的基礎,而不必時時刻刻擔心在工作進行的過程中被對方陷害或扯後腿。而當個人能夠信任對方的人格與工作能力後,也才能夠敞開心胸互相分享與運用各自的工作成果,和對方建立密切的互動與合作關係。此外,當互動雙方認為對方是可以信任的對象時,就會減少因怕受傷害的恐懼所採取的防衛心,因而可以放心地分享情感、知識與價值觀等資訊,不但能夠促進彼此的溝通,還可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當現代的企業經營,愈來愈依賴所有成員的互助合作,而非一兩個人的單打獨鬥秀時,「信任」可以說已然成為提升成員間工作效能的重要關鍵。
進一步言之,「信任」的基礎來自於不確定性的風險,當一個人願意承擔因風險而帶來的可能傷害,就能夠向對方付出信任,從而建立起互相依賴的關係。由於每個人對於風險承擔的判斷標準都不一樣,因此願意讓個人付出信任建立關係,往往必須透過長時間的互動以及不斷的嘗試,來慢慢累積信用、建立關係。舉例而言,在一般的企業當中,同事間的信任與默契關係,常常來自於長時間的相處,這包括工作中的互動,以及其他時間的社交活動,例如一起用餐、一同出遊等等。透過這些密集且不斷互動的過程,讓彼此有機會瞭解對方的想法與看法,同時熟悉對方的人格特質,從而建立起信任的基礎。
另外一種建立信任的方式,則是漸進式的「相互交易」所形成的。透過對方能夠不斷地實現承諾,從而累積信用。例如這一次同事能夠達到你在工作上的要求,因此就累積了一定的信用,這使你願意在下一次的合作中給予更多的信任,如果他也能夠適當地加以回應你的信任,那麼就會累積更多的信用,如此週而復始,你們就等於是透過許多次的成功「交易」,建立了彼此的信任關係。
不管是上述的哪一種方式,「信任」都是以建立長久人際關係的形式產生,雖然能夠持續較長久的時間,但相對的,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要花費一段足夠的時間,才能培養出深厚的信任關係。
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與企業競爭的白熱化,我們可以發現工作的性質以及合作的形式,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一般的工作當中,你會有機會和時間來與互動,透過熟悉程度的不斷增加來慢慢培養感情,從而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但是這個要求效率、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有更多的工作性質與合作型式是短暫的、臨時的,所有人聚在一起只為了快速完成某一項任務,任務完成後就各自解散,甚至以後也不會再有任何合作的機會。(Panteli, & Duncan, 2004)這是因為面對著以速度為王的現實環境,必須要以這樣彈性有效率的組合,才能因應挑戰。舉例來說,公司內臨時組成的任務性編組,成員可能是不同部門的同事,過去沒有任何互動的經驗,任務完成後就各自歸建;特別是在網路無遠弗屆的今日,更有可能合作的對象其實分隔兩地,透過網路或視訊等電子通訊方式進行溝通,彼此根本沒有機會進行工作以外的互動,更遑論其他私底下相處以建立關係的機會。又例如兩個演員被安排擔任男女主角,但這齣戲馬上就要開拍,不會也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先培養感情,所以必須馬上進入狀況,但戲一拍完兩個人又要快速地結束合作關係,所以也沒有建立長久關係的必要。凡此種種都說明,當彼此互動僅僅聚焦在工作之上,同時合作的性質是短暫的、快速的,甚至壓力大的,那麼傳統透過長久時間的互動建立關係,從而培養出信任感的方式,並不適合這一種類型的工作型式。簡而言之,這一類的工作仍然必須有高度的信任才能夠完成任務,但無法給參與者一段足夠的時間,來建立以人際關係為導向的信任感;更重要的是,他們也不需要透過可以維持長久的信用關係,因為工作結束就分開,可能就只有這一次合作機會也說不定。
當時間壓力沈重,合作時間短暫,甚至根本沒有機會直接面對面溝通的工作小組成立後,就必須以不同於傳統的方式來快速建立信任關係,然後才能進行合作並順利完成任務。
注意到此一現象,Meyerson, Weick & Kramer(1996)發展出「快速信任」(SWIFT TRUST)的概念,提出了不同於傳統的信任關係建立方法。Meyerson等人以臨時組成的合作伙伴,例如助選、建築或者電影拍攝等團隊作為研究對象。他們指出這類的工作成員往往負責的是十分複雜的任務,又缺乏能促進合作的正式結構,同時過去很少有共事或互動的經驗,僅僅是因為工作的關係而短暫結合,但所面臨的的時間壓力十分強大,沒有辦法讓彼此有機會深入互相瞭解並建立信任關係。所以成員必須運用環境、產業慣例、工作角色或信任傾向等作為基礎,而非人員本身的互動經驗來建立信任關係。更重要的是,成員必須努力、快速求得信任關係,以因應快速變動與競爭的環境。
「快速信任」透過快速建立人際間信任關係的方法,提供臨時性、任務性,甚至是虛擬性組合的工作者,在工作時不可缺少的「信任」,從而提升彼此的工作效能,所以是一種能夠增進人際間工作效能的應用技術。

貳、意義
所謂「快速信任」,是指要一起工作的雙方基於一些互動的假設前提,例如共同信任某個人(可能是出錢的老闆),或者信任對方的專業角色或契約關係,在短期內快速地建立信任基礎。(Meyerson, et al., 1996;Panteli, & Duncan, 2004; Robins, 2004;Dani, Burns, Backhouse, & Kochhar, 2006)
如同前文所述,「快速信任」和傳統的信任關係建立過程最大的不同在於,傳統的方式是透過互動經驗與不斷溝通,從而建立起雙方互信的基礎,可以說是一種以人際關係為主的信任模式。信任透過直接的人際互動而建立,並且會隨著時間不斷累積,所以信任關係能夠形成的因素,是來自於長久的相處、頻繁的互動,以及對於未來持續維持往來的期待等等。但「快速信任」與其說是培養信任關係,不如說是「輸入」(import)信任關係,也就是說,在人跟人直接建立的關係外,尋求能夠快速形成信任關係的因素,並透過「移植」的方式,來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
更進一步來說明的話,在傳統社會裡面,我們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相信,能不能和他發展長久的關係,主要是根據有形的身分、地位或是資產、財務狀況。然而因應社會快速變遷而形成的信任關係,則是建立在無形的專業形象(例如醫師、律師)以及系統的信任機制(如口頭約定、建立契約)等等。
這種以角色為基礎的信任可說是一種去個人化(不依賴個人互動而產生)的信任,因為相信個人不會違反角色的定位,所以可以付出信任,也唯有付出信任,才能夠順利如期完成工作。例如當電影開拍時,雖然大多數演員彼此互不相識,卻能在短短數週內緊密合作,因為他們知道彼此的信任關係只在這一部戲的合作中,同時也只扮演固定的角色,所以他們基於各自扮演的角色向對方付出信任。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該扮演的角色,並且有共同需要完成的目標,所以可以相信對方,如果對方辜負你的信任,那麼除了他必須面對違約的問題外,專業的形象也會受到影響。
「快速信任」彌補了傳統信任關係建立必須經歷較長時間的問題,但也由於這是一種快速的將信任關係「輸入」的作法,自然也難像傳統的信任關係般維持長久。不過這雖是缺點,卻由於這種臨時性、短暫性組合的工作小組,大家都知道未來也不一定會再有合作機會,所以往往也不需要能夠長期維持的信任關係,因此幾乎不會造成任何影響。所以「快速信任」所建立的,可說是一種短期的信任關係,當戲終人散時,信任關係也就不復存在了。
如前所述,所謂的信任關係,是指個人願意承擔因風險而帶來的可能傷害,從而能夠建立起互相依賴的關係。那麼,為何「快速信任」能夠產生?我們可以將原因歸納如下:
(一)不必深入瞭解對方:彼此的信任關係是短暫的,而且具有交換性質,亦即我對你的信任,是用以交換你對我的信任。只要能夠在有限時間內發展出快速的信任關係,只要能夠把任務完成,那麼其他的事情都沒問題。簡而言之,這種關係所需要的信任不多,夠用就好,正因為需要不多,著眼的是如何因應時間壓力快速建立,所以只要有一點點能夠建立互信的基礎,就可以快速產生信任,而無須依賴彼此密切或深入的互動。
(二)任務導向的計算:由於小組的成立,都是任務性編制,為了在短期內達成一定的工作成果因而產生的。所以對成員來說,雖然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付出信任,但大家也都很清楚,如果不能夠彼此信任,那麼將完全無法達成任務。因此在經過計算之後,每個成員都會發現,如果要能完成任務的目標,減輕時間帶來的壓力,那麼彼此信任是最好的方式,於是快速的信任關係就此產生。
(三)降低風險的作法:由於工作小組具備了「臨時性」、「短暫性」甚至是「流動性」的特色,所以成員在合作前必須盡力降低可能發生的風險。其作法往往是借助環境或制度來採取必要的手段,例如彼此之間進行口頭約定,或者是乾脆白紙黑字簽下契約等等。這不但能夠降低互動時的風險,同時也促成了信任關係的快速建立。

叁、功能
「快速信任」的存在,是為了解決臨時性、短暫性,甚至是虛擬性的工作小組對於信任的需求。這類的工作小組缺乏足夠培養信任關係的基礎,但又必須依賴信任關係來共同合作,所以要能產生信任關係,才能夠完成工作任務的需求。「快速信任」可以使這些臨時編組的工作伙伴,快速地建立起信任關係,從而能夠在短暫的時間內通力合作完成任務。
一般來說,這種臨時組成的工作小組具有幾個特色:(Meyerson, et al., 1996)
(一)彼此各有專長:例如拍攝戲劇或任務編組,每個人都是因為工作的專長,才被挑選進來的。所意味的乃是一個完全工作導向的概念,因而在任務結束後,編組也會隨之解散。
(二)過去合作的歷史很短(甚至沒有):純粹出自於任務性的考量,因而被聚集在一起的。當然,這也代表著缺乏一定的互動時間或共事經驗,更遑論能夠建立起信任基礎的充裕時間。
(三)未來再度合作的機會可能也很有限:彼此對於未來在合作的期待不高,所以並不需要建立可長可久的信任關係,只要在這一次的任務進行當中能夠發揮信任效果就好。
(四)參與者往往只是有限的勞力庫(labor pools)當中的一部份:並且處於部分重疊的網絡當中,所以每一次的組合可能都不一樣。
(五)任務經常是複雜的:包含了許多需要互助合作,才能夠完成任務的部分。
(六)任務有完成的期限:而且通常時間都不會太長,這使得建立快速信用的需求與壓力也隨之升高。因此成員間不但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互動,甚至根本沒有機會面對面接觸(例如完全虛擬的組合),所以沒有辦法透過個人的互動來建立充分的信任關係。
(七)任務的分配並非例行公事:經常是臨時性的組成,為了特定的任務遂行而產生。。
(八)任務的分配是隨之而來的:當目標確立後,便會依據成員的成長進行分工。
(九)持續的互動是需要的:任務的依賴性高,所以彼此的互動,是產生工作成果的重要來源。
基於以上各點,我們可以將「快速信任」的功能歸納如下:
(一)提供信任基礎:讓必須共同工作的伙伴,得到一個可以互相信任的依據,並取代傳統依賴密切互動而產生的信任關係。
(二)快速建立信任:當成員間有了信任基礎之後,便可以在短時間內培養出彼此的信任關係。
(三)完成工作需求:透過信任關係的建立,成員間得以發揮各自專長,專心在工作的需求上,並盡力完成任務。

肆、內涵
從內涵的角度來看,依據McKnight,Cummings & Chervany (1998)的研究,「快速信任」(他們稱之為「initial trust」),可以分成四種類型來加以說明:
一、以計算為基礎的信任(calculative-based trust):個人的信任決策是基於對成本與利益的理性考量,而非情感因素來決定是否要加以信任。當計算結果發現信任是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就會選擇信任,反之則選擇不信任。
二、以人格為基礎的信任 (personality-based trust):由於個人人格發展過程的影響,使得自己形成願意信任他人的傾向。這往往代表著過去成長的過程中,對於個人人格的影響是較為朝向正面的。
三、以認知為基礎的信任 (cognition-based trust):個人依據快速認知的線索(如:社會背景及口碑等)或第一印象(如:性別、外貌)來發展信任關係。這可以算是一種透過與人相關的能力、人格、身份、誠信等項目而產生的信任。Jarvenpaa, Shaw以及Staples(2004)就指出,當小組成員在缺乏足夠的互動時間下,由認知而產生的第一印象,對於「快速信任」的建立,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四、以制度為基礎的信任 (institution-based trust):個人對於環境或制度所給予的正式的保障(如承諾與契約等)具有信心,在對方也是被納入同樣的制度之下時,就會願意去相信對方。這一種信任是來自於相信系統能夠帶來的強制力與補償,以維持整個信任機制的運作。
一般而言,最接近「快速信任」的概念者,乃是以認知以及制度作為基礎的信任,這也是較為常見的快速信任建立法。舉例而言,當我們去看診時,願意相信醫生的診斷,並且服用他所開的處方,便是由於我們對於醫生此一專業地位的認知,這使得我們雖然與醫生並不熟識,卻仍然能夠賦予信任。又例如在拍攝電影過程當中,所有的工作者從演員到劇組成員都必須簽訂契約,所以每一個人都可以放心地信任對方,一旦對方發生錯誤時,辜負了自己的信任時,那麼他自然就必須承擔違約的懲罰,從而降低了我們信任對方帶來的風險,也使我們更願意去相信對方。

伍、步驟
想要探討實施「快速信任」的步驟,我們必須先由能夠產生「快速信任」的因素來開始說明。「快速信任」之所以能夠產生,並且發揮效用,最主要的原因是:
(一)基於對中立第三人的信任或保證:當合作的對象彼此完全沒有過去共事的經驗可以參考時,如果有雙方都能夠信任的人做為橋樑,或者提供保證,往往可以快速地建立起信任關係。(Robins, 2004;Rasmussen & Wangel, 2007) 中立第三人的存在,往往能讓個人在沒有實際互動經驗下,相信對方是值得信任的,而其主要的原因則是第三人可能分別與成員共事過,且被認定為是可以信任者。
(二)正式的制度保障: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契約,透過契約的簽訂,可以讓相互合作的小組成員獲得正式的保障,從而降低了付出信任所必須承擔的風險,因此「快速信任」便得以建立。
(三)具有正面傾向的工作伙伴:如果小組成員都是具有願意相信他人的人格傾向,那麼快速的信任關係將會更容易產生。
(四)擁有共同背景的工作伙伴:如同我們總喜歡以同是某某學校畢業,或者某某鄉鎮出身的人作為區分,來建立彼此的熟悉感一樣,如果成員有同樣的種族、性別以及文化等,會讓「快速信任」容易產生。特別是在強大的時間壓力下,小組的成員一般都會傾向使用像背景這種可以快速判斷的標準,來建立信任關係。(Meyerson et al., 1996)。
因此,當我們想要建立起「快速信任」時,就必須從這些因素著手,尋求能夠有效建立信任基礎的事物,協助成員快速地建立信任關係。我們可以透過以下的步驟來進行:
(一)發展在工作上的共同意識:讓成員建立起以工作為重的概念,並且可以體認到彼此的表現,對於任務成敗都會有極大的影響,從而為了順利完成任務,能夠願意去信任其他成員,進而互助合作。
(二)透過第三者發展出信任關係:成員各自依賴與第三者(如高層管理者)的信任關係,從而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舉例來說,在彼此都信任老闆的前提下,雙方也可以建立起信任關係;而一旦有人破壞這種關係,則由其直接向老闆說明並負起責任,所以也可以降低我們對於付出信任所必須面臨的風險。
(三)透過制度性的設計來建立信任關係:為了降低風險,除了透過可以信賴的第三人外,還可以透過契約關係來保障彼此的權利義務,發揮制度性的效果,來快速建立信任關係。
(四)以社會環境的系統中尋求信任關係的形成:例如因成員的專業角色或社會聲譽,而建立起信任關係。若破壞信任時,破壞者的個人作為會經由人際或社會網絡散佈開來,因而減損他的社會或職業聲譽,而這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者所不樂見的。

陸、實施成效
在實證的研究上,多數是運用學生來進行模擬驗證,例如Kanawattanachai & Yoo ( 2002)就以修習MBA課程的146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並且將這些學生分成若干個虛擬的小組,來進行一個模擬的商業策略遊戲。這個遊戲一共需要進行八週的時間,在這八週當中,小組中的成員則隨機扮演管銷、財務、生產,以及人資等四個營運角色中的一個。從第二週開始,每一個小組在每一週結束時都要作出一個營運的決策,Kanawattanachai & Yoo則在第二、五、八週分別運用量表測量小組的信任水準。研究結果發現,有三分之二展現出高績效的小組,在最初的階段便創造出「快速信任」的關係。
Robins(2004)透過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方式,將不同的小組分配到兩家電信公司當中,以進行「快速信任」效果的研究。他利用建立基本規則和進行遊戲等方式來建立小組的「快速信任」,最後並透過「信任態度量表」(OTI-SF)來測量成員態度與信任水準的轉變。研究結果發現,「快速信任」具有相當顯著的正面影響效果,且有助於工作伙伴的溝通、協調與回饋,不但提升了員工的工作意願,並且降低了工作所帶來的壓力。研究最後並建議,可以使用同樣的方法在工作以外的場合,來增進人際關係。

柒、案例
在這裡,我們仍然以學生模擬的案例來加以說明。Jarvenpaa & Leidner (1999)以28所大學共350名研究生為對象進行研究,他們透過網路來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這些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國家,不但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且也無法面對面地進行互動,只能透過網路來互相溝通,是典型的虛擬組合。Jarvenpaa & Leidner給這些小組的任務是(一)向其他成員介紹自己;(二)登錄一個網站,並提供一段可以說明網站上相關訊息的介紹文字;(三)共同建立一個新的網站來提供新的服務。在任務完成後,Jarvenpaa & Leidner分別測量這些研究生的信任水準,結果發現在成員缺乏共同文化背景,且又無法面對面接觸的情況下,仍然能夠透過「快速信任」來建立信任關係。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瞭解,「快速信任」應用的時機,就是當有臨時性、短暫性,且以任務為導向的工作小組成立時,可以使用這一種方式,協助成員快速地建立信任關係。而第三人的信任、契約的訂定,則都是可以用來實現「快速信任」的方法。當信任關係建立之後,任務也就能夠透過彼此的緊密合作來加以完成,故「快速信任」是一項能夠增進人際間工作效能的應用技術。

參考文獻
1. Adler, T. R. (2005). The swift trust partnership: a project management exercise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trust and distrust in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9(5), 714-737.
2. Adler. T. R. (2007). Swift Trust and Distrust in Strategic Partnering Relations: Key Considerations of Team-Based Designs.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ies, 24(2), 105-121.
3. Bahmanziari, T., Pearson, J. M., & Crosby, L. (2003). Is trust important in technology adoption? A policy capturing approach. The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43(4), 46-54
4. Dani, S. S., Burns, N. D., Backhouse, C. J., & Kochhar, A. K. (2006). The implication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trust in the working of virtual teams.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220(B6), 951-959.
5. Goel, S. & Karri, R. (2006). Entrepreneurs, Effectual Logic, and Over-Trust.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30 (4), 477-493.
6. Guangquan, X., Zhiyong, F., Huabei, W., & Dexin, Z,. (2007). Swift Trust in a Virtual Temporary System: A Model Based on the Dempster-Shafer Theory of Belief Fun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12(1), 93-126
7. Jarvenpaa, S. L., & Leidner, D. E.(1999). Communication and trust in global virtual teams. Organization Science, 10(6), 791-815.
8. Jarvenpaa, S. L., Shaw, T. R., & Staples, D. S. (2004). Toward Contextualized Theories of Trust: The Role of Trust in Global Virtual Team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5(3), 250-264.
9. Kanawattanachai, P. & Yoo, Y.( 2002). Dynamic nature of trust in virtual teams.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11(3-4), 187-213.
10.McKnight, D. H., Cummings, L. L., & Chervany, N. L. (1998). Initial trust formation in new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3), 473-490.
11. Meyerson, D., Weick, K. E., & Kramer, R. M. (1996). Swift trust and temporary groups. In R. M. Kramer and T. R. Tyler(Eds.), Trust in organizations: Frontiers of theory and research (pp. 166–195).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12. Panteli, N. & Duncan, E. (2004). Trust and temporary virtual teams: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and dramaturgical relationship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17(4), 423-441.
13. Rasmussen, L. B., & Wangel, A. (2007). Work in the virtual enterprise--creating identities, building trust, and sharing knowledge. AI & Society, 21(1-2). 184-199.
14. Robins, L. E. (2004). The effects of selected interventions on trust in temporary groups during After Action Reviews. Unpublished doctor’s thesis, WALDEN UNIVERSITY.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