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2日 星期五

團際匯談

類型:團隊間工作效能
審閱人:方崇雄 教授
作者:鄭宇珊
團際匯談(Intergroup Dialogue)

壹、緣起
今天,在各行各業的人們報告他們面對團際之間關係的問題,並且許多團體尋找一些場所來舉行關於這些問題的匯談。為什麼?因為每天在當代社會組織裡,我們面臨在於我們各自的國家社會階層的劃分與過去歷史遺產的衝突。許多過去的歷史,試圖利用現今的教育方式進行改善,然而發現在現今教育中缺乏一個完整的架構來說明情感的運作方式。近期有許多實證研究和理論,說明在團際間的情感,給予我們許多概念上的指引,以便了解在團際間的情感內容與過程之間的複雜性(Mackie & Smith, 2002)。
匯談是經營自我與欣賞差異兩者之間的結合,重點在於建立兩團際之間的關係(Negda, 2006)。而團際間的教育是十分受到重視的一個相當於現代教育的前導,是以反對偏見、反種族主義、融合多種文化,或社會公平教育為目的(Adams, 1997; McGee Banks, 2005;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a , 2006)。
匯談的參與者認為團際匯談是一個,可使所有參與者都能獲得新的或更具有深度的思維的無限制過程(open-ended process),並可與其他人建立關係,且在合作計畫上能更有效率的進行(Nagda & Gurin, 2007)。匯談是在溝通中以最小的敵對形式下進行,且有別於其他像是討論、辯論、和協調的方式…等公開交談的形式。而「討論 (Discussion)」的本質與「衝擊(percussion)」和「震盪(concussion)」都意味著是一個團際藉由想法來回的環繞著目的以追求真理(Dessel et al.,2006)。
此外,團際匯談需要考量到企業內的職務範圍,如何去掌握與抑制來自其他地方的不同想法(Coghlan, 2002)。
貳、意義
團際匯談是用來使人們的工作以朝向和平、社會公平和民主制度(Spitzer, 2002)。
在教育界的使用上,團際匯談能夠被廣泛定義是一個面對面的方式,並可以幫助學習的經驗,它可促使來自不同社群的學生在一段持續的期間,協力去了解他們的共同性和差異性、審查社會不平等的類型和影響性,及探究在工作中一起達到更為平等和公平的方法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a, 2006)。在教育界的使用上,團際匯談是一個教育方面的努力,它可促使來自兩個或更多的不同社群學生,去建立跨文化或不同權力間的關係,以提升對於不平等的意識,以探究類似和有差異的跨團際之經驗,且增強個體和集體能耐以促進公平(Nagda & Gurin, 2007)。因此可知,團際匯談是一個促進社群經驗交流,且被設計用來提升一個安全的社群空間,以對於不公平的情況表示憤慨 (Dessel et al.,2006)。
團際匯談是許多彼此不認識的人來共同參與(Dessel et al.,2006),對於議題地想法主張可能會不同,並儘可能的以開放的、聆聽的方式為焦點模式。
匯談不同於辯論,它是一個團際試圖說服其他團際(或讀者群)有關他們自己立場的正確性和其他團際立場的錯誤(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a, 2006)。匯談不同於辯論,是建立參與者間的關係,以從事感情和理解力的交流(Romney, 2003;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a, 2006)。團際匯談不是一個事件或是一個隔離性的衝突,而是一個過程,它是創造一個開放的空間,人們能相互誠實而認真去理解並且關心,而不是爭論贏與輸的關係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b, 2006)。
因此,可知團際匯談有別於一般團際間的溝通和學習,團際匯談模式是仰賴參與者之間的延伸性內容,以發展更具深度的團際間體認(甚至可以了解為何團際間會出現衝突)、相互尊重,和參與者之間相互聯繫(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b, 2006)。
藉著使用團際匯談的方式,像是談話和聆聽的活動,及討論的循環,參與者逐漸的發展能力以更聚精會神的彼此聆聽,公開且真誠的討論、欣賞不同觀點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b, 2006)。
參、功能
團際匯談是一個方法,是透過來自不同社會工作的參與者,為社會性的改變提出有建設性的、滿足權利、不同文化和分裂議題做努力(Dessel et al.,2006)。
在教育方面,學生報告許多他們在團際間合作的議題:深入了解不公平性、及對優勢、特權、壓迫議題的敏銳察覺,和提升他們在學習上的信心、挑戰有壓迫性的評論和行動,以建立社會公平聯盟(Nagda & Gurin, 2007)。
這些目的提供一個團際匯談的概念性架構之設計與實施(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b, 2006)。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b (2006)認為團際匯談有三個主要目的,第一是透過平行且具有相互關係的發展意識,和獲得社會制度知識的過程,以提升意識目標,第二是將焦點在於來自兩團際或更多社會團際的參與者之間,從疏遠或者衝突的過去歷史之間來建立彼此的關係,第三係加強個別和集體能力促進團隊的公平正義。
因此可知,團際匯談的目的在於增強意識、穿過差別和衝突來建立關係,並增強團際的能耐,以提升公平,這需要有涉及到團隊的功能與領導(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e, 2006)。
Khuri (2004)建議一套指南方針以提供團際匯談過程能帶著情感運行,(1)促進所有的團際間的積極聯繫 (2)有效的運行並減少負面的影響因子去影響正面的團際間的互動 (3)留意矛盾心理在團際間互動的力量 (4)留意資訊統合者在團際匯談服務方面的情感反應作用。
然而,當參加者不從事匯談,而獲得知識或者為社會變化,在此團際間的匯談將失去的意義。因此,Khuri (2004)認為藉由情感因素加入,可以建立起較基本的社群,而這些情感即為:關心、信任、尊重、欣賞、影響、期望。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團際匯談需要集體在自我、他人的觀點上進行自我反省。而這些公然的是希望能夠進而去學習和分享,因此強調在於認知上的理解(Khuri, 2004)。如同Dovidio等人(2004)認為「雖然說活動的執行是否能夠有效的減少偏見,這是重點,然而更為重要的則是,有哪些不同型態的方案,可以減少不同型態情況下所產生的偏見」(Negda, 2006)。
肆、內涵
Alatar和他的同事(2004),及其他學者建議不公平的權力和其他重要的障礙,在團際匯談策略中應需要被更成功的方式處理(Dessel et al.,2006)。
經過許學者實證研究發現中,團際匯談與結構內容的複雜動態有關,在有勢力(dominant)的團際與從屬(subordinate)團際之間進行面對面的談話 (Khuri, 2004)。
然而,溝通就像是建構橋樑一樣,運用心理學的過程,其與現代的有關團際間關係的理論相同,都強調重要性在理解團際間方案的影響性(Negda, 2006)。
建立關係的主要特色是明確指出團際間的關係似乎受到社會團際間不均等關係和衝突背景、或潛在衝突所影響的 (Maoz, 2001;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b , 2006)。團際匯談的特性包含發展一個能夠使參與者交談、聆聽的環境,並同時可了解過去的貢獻和對於未來情形的展現說明(Dessel et al.,2006)。以藉此進行團際匯談,進而建立團際間的關係。
一個值得注意的重點是,我們要了解團際匯談的內容是包含溝通過程。有四個溝通過程因素被證明出重要性—欣賞、了解自我、反省、及建構聯盟。以上四點可以協助團際匯談複雜性的發展(Negda, 2006)。而Negda (2006)認為以上四個溝通過程,可以有效的增強團際匯談的歷程。
說明四個溝通過程,使得可以對進一步團際匯談的內容與複雜性能有所了解。有兩個面向重點需留意—「溝通」、「評論」。這兩個面向是建構四個溝通過程的重要因素。匯談過程的完成攸關於「自我—他人」關係之複雜性(Miller, 1994; in Negda, 2006)。因此可知,活動的運作,是藉由「溝通」、「評論」來主導活動的進行,而溝通的活動中,會彼此相互欣賞、了解自我,並加以自我反省而有所省思,最後合作成為聯盟或是一個團際方式展現。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d (2006)在教育領域實施的實驗,用來說明經過在一些跨校間所進行的團際匯談活動,這些內容主要來自於實證經驗,發現到團際匯談受一些因素的影響:(1)學生的氣氛與團際間的互動 (2)有系統的學生活動能支持並改善團際間的關係、反對偏見或支持社會公平的活動 (3)學生的活動地點在大禮堂進行 (4)學校內課程的革新或內容擴張 (5)教學法的過程,發現是針對匯談型態或是針對努力程度之間的學生有所差異,但不同團際種族背景的學生對其背景並沒有差異性的想法或意見。雖然內容盡是對於學生來做實證研究,但是團際匯談活動之影響因素將有助於後續研究的進行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d, 2006)。
伍、步驟
團際匯談的活動是有12-15人所組成,每個團隊內有許多不同年齡、族群、性別、信仰、伴侶性向所構成,每星期進行一個小時半的活動過程,為期六週進行(DeTurk, 2006)。
每個參與者在匯談過程,不是說明他的工作情況說明,而是經驗分享、或分享職務職責。匯談內容將會由不同面向包圍著經驗,因此,參與成員必須不斷的相互研讀資訊與學習,以求針對議題相互交流(Thompson, Graham Brett, and Behling, 2001)。
團際間的氣候是有助於個人的分享—參與者不只是感覺有一些匯談聲音,而且可以感覺到一些知識在互動,參加者應該在團隊內進行發展和實踐匯談過程的引導,因此匯談中聆聽者要表現出他們欣賞他人、分享知識、分享經驗。在過程中,資訊統合者要不斷的問到:其他人覺得如何?您認為如何? 您聽到他這樣說,感覺如何?您是否有相關的想法內容想要分享?您覺得什麼是影響我們談話的內容? (Negda, 2006)
有許多因素能使得有效的管理過程的進行,則需建立信任、特殊的簡化組織能力、其須包含同情心,建構特殊架構,(Khuri, 2004)。
組成團際匯談的因素。透過活動的進行有四項方針,可以協助資訊統合者再是當時機進行適當的角色,包括須具有信任感、態度尚須有同理心、資訊統合者須自我規範、整合和推理,具有上述四項將可有效控制方案的進行,與控制活動的品質 (Khuri, 2004)
教育設計包含兩個特色,第一,團際是需要學習協助團際匯談和影響團際間互動內涵。Allport (1954),認為一個理想的正向團際間關係是需要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團際所組成,強調同等地位、相互依賴、深度了解、和權力的認可的條件。在團際匯談中,他們包含一些因素,像是小型團際的設立、參與者的對等關係、建構活動與進行(Nagda, Balon, Hernandez-Morales, and Bouis, 2003; Nagda and Zuniga, 2003; Werkmeister-Rozas, 2004; in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c, 2006)。第二,教學與學習過程,是指在教學改變、學習和互動的許多不同形態,將發生在一些已知的事實方面而影響結果。Nagda (2006)則因此將心理過程、教學過程、與溝通過程概念化(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c, 2006)。
心理過程是指個人情感(例如:同理心可以在不同團際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或是認知(例如:可有助於對於自己或是其他團隊的背景、故事、文化的了解),以利學習團際匯談的活動進行。(Dovidio and others, 2004; Nagda, 2006; in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c, 2006)
教學過程包括團際匯談的情境特色,像是啟蒙、或以內容為基礎進行資訊學習或互動式學習。舉例來說,Khuri (2004)發現到阿拉伯人與猶太人學生的匯談,歸因於學生的學習、資訊統合者的評論(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c, 2006)
溝通過程是一個有特色的理論建構,其包含了匯談間的互動(Nagda, 2006)。Nagda and Zuniga (2003)提到,發現很多學生會進行重要的匯談學習—包含分享、共同學習、詢問、探索衝突、和活動規劃,有許多正面的學習結果(Maoz, 2001; Maoz, Steinberg, Bar-On, and Fakhereldeen, 2002; in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c, 2006)。此外,說故事和個人經驗分享的互動,會促進不同人種間和不同愛好者的學習,可以減少不自覺的衝突發生,並可藉此展現領導的能耐 (Vasques-Scalera, 1999; Werkmeister-Rozas, 2004; Yeakley, 1998; in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c, 2006)。
陸、實施成效
在政府組織運用團際間匯談的用意是,藉著團際匯談能促進一個更有社交性地、在經濟上更節約地公平社會(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b, 2006)。
團際匯談能夠導致積極的個人態度和更大型的社會公平活動之行為轉換。但是,若在倫理的觀點上,在文獻的收寄中,有提到團際匯談是失敗的方案(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b, 2006)。
Zuniga (2004)進行實證研究發現到連結匯談與活動,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美國麻薩諸塞州艾摩斯特市大學的研究發現,學生的種族、性別匯談,參與者協同合作並由4-5人來自各種不同背景的學生所組成,使用紮根理論,Zuniga最後在文中分析出有36位學生,共八個團隊被加以分析。
她指出有三個形態,第一,學生定義此活動視為是一種交互談話和相互教學。換句話說,學生對於活動的想法則像一面鏡子,他們要去學習並接受談話型態。第二,學生在種族議題或種族地位的匯談有很多詳盡的計畫會為下一階段的性別議題進行設計討論。學生在性別議題方面匯談,出現很多與外部的同學溝通結果,進而將內容帶入談話之中。第三,學生中的女性表述強烈的期望能表達想法,而男性似乎會常用他們在工作中的學習成果或資訊去抵制女性代表的發言。因此,參與者匯談的形式,在校園內僅是小規模,在政府組織與社會型態上,未來將是會造成深厚的影響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c, 2006)。
柒、案例
關於社會工作者,加拿大政策研究網(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提供一個透過一天內慎重的匯談方式,在加拿大內10處地方進行公共參與者和社群活力化匯談的活動,在408個樣本中,有91%的人描述團際匯談可以有效改善決策者的溝通(Dessel et al.,2006)。
然而,有許多政府組織他們都在提倡進行團際匯談,起初時團隊叫無法順利建立,則政府將會試圖把這計畫建議並輔導其成立,以期望進行團際匯談。在一些國家中,許多活動僅是政府背書,例如公務人員表示會支持團隊與參與者,但是活動的資金常常是來自非政府組織的捐款(Walsh, 2006)。因此,政府組織與非營利事業,期望能藉由團際間的匯談,以使得在一個政府組織中或是企業中,能試圖將不同背景、文化、性別、種族、不同工作單位、不同立場想法的參與者,能藉此進行想法和經驗上的交流。
許多專業的團體,包括企業在內,都期望藉由團際匯談的方式,能夠積極的進行相關政策,包括政府政策和企業政策的革新(Balla, 2001;Mintrom, 1997;Walker 1969; in Walsh, 2006)以作為促進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企業的基礎建設之建立(Skocpol et al. 1993; in Walsh, 2006)。
參考文獻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a (2006). Intergroup Dialogue in Higher Education: Definition, Origins, and Practices.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32 (4), pp.1-8,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b (2006). Educational Goals of Intergroup Dialogue.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32 (4), 9-18,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c (2006). Design and Practice Principles in Intergroup Dialogue.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32 (4), pp.19-38,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d (2006). Program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mpact.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32 (4), pp.75-87,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e (2006). Facilitating Intergroup Dialogues.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32 (4), 39-58,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Bridges: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in Intergroup Dialogue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62(3), 553-576.
Coghlan, D. (2002). Interlevel Dynamics in Systemic Action Research.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15 (4), 273-283.
Dessel, A., Rogge, M. E., and Garlington, S. B. (2006). Using Intergroup Dialogue to Promote Social Justice and Change. Social Work ,51 (4), pp.303-315.
DeTurk, S. (2006). The Power of Dialogue: Consequences of Intergroup Dialogue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Agency and Alliance Building.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54(1), 33-51.
Khuri, M. L. (2004). Working with emotion in educational intergroup dialog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8, 595-612.
Nagda, B. A. and Gurin P. (2007). Intergroup Dialogue: A Critical- Dialogic Approach to Learning About Difference, Inequality, and Social Justice.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 Learning, 111, pp. 35-45.
Nagda, B. R.(2006). Breaking Barriers, Crossing Borders, Building
Nagda, B. R., & Zuniga, X. (2003). Fostering meaningful racial engagement through intergroup dialogue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6(1), 111–128.
Walsh, K. C. (2006). Communities, Race, and Talk: An Analysis of the Occurrence of Civic Intergroup Dialogue Programs.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68 (1), 22–3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