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組織內工作效能
審閱人:方崇雄 教授
作者:廖珮妏
組織生態共同演化觀點Organizational Ecology(coevolution)
壹、起源
依據優勝劣汰規律,凡是存在的企業,必然具有某個方面的競爭優勢來保證其生存,企業競爭優勢難以長期維持,特別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化,最終都會在市場競爭中減弱並逐漸消失,甚至可能成為競爭劣勢,因此企業為了能夠在競爭環境中得以生存,只有不斷創造出新的競爭優勢來增強企業競爭力,最終實現持續成長(Frank & David, 2004)。提升組織整體績效指的是組織任務如何被完成,包括員工彼此如何相互關聯,彼此如何互動等,組織功能的健全乃是機關組織成功的關鍵。當組織的功能在運作過程中發生問題時,必須立即予以診斷矯治。「組織」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其本身並不會學習,而是組織中的人才會學習。人在組織內互動,構成組織的生態,如果忽略了組織是一種生態系統,在推動組織變革方案或組織學習方案時,常會被誤導而失敗。
從組織外部角度而言,組織係鑲嵌在環境裡,必會受環境的既有規範和條件的影響和制約,而且又必須不斷面對環境的變遷,組織要生存與發展,必須能夠主動適應環境變遷並和環境維持一種動態平衡的互動關係。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要素,已經不是單純的成本與效率,而在於能否擁有足以滿足顧客需求導向的創新能力。這種創新能力包含三個方面,首先為企業或組織能否領先競爭者發現顧客的潛在問題與需要,其次企業能否針對顧客的問題或需要,發展更有效的解決辦法,第三能否更有效的提供顧客所需的產品或服務。從開放系統觀點而言,族群生態理論、體制理論、資源基礎理論等,皆是適當被用來分析組織與外部環境和組織互動關係、行為的重要理論。
共同演化(co-evolution)概念起源於生物學家Ehrlich & Raven針對蝴蝶與其授粉植物間的聯合演化行為,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共同演化乃是生物之基因組成,經由生態環境間的接觸,而受到另一種生物之基因組成改變而影響。從組織策略的觀點來談,演化理論應用於組織管理或策略理論方面的研究,主要著重於探討組織與產業動態間的關係。Plunket(2002)指出,談到演化模式通常會假設在達爾文的物競天擇說—環境選擇或自然選擇的基礎上,但觀察主體放到個別的組織上,可瞭解到,組織並非全然被動的因應於環境的選擇而已,大多的選擇活動會在組織內部完成,無論是具策略意圖的或不自主的選擇,組織生存(organizational survival)乃取決於組織內部流程與外部環境的適應度(fitness)。然而利用演化觀點來探討組織變革或演化方面的研究,從Alchain於1950年提出的生物演化的觀點出發,指出環境加諸於組織的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以及組織適應(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的過程,是組織存活與否的重要保證,在組織演化的過程中,由於外界環境的演化,產生組織之適應的需求及適應的機制,領導人的主動角色及組織變革便成為主要的關鍵(Santos, 2002)。 Bergh & Stagl(2003)從拉馬克的演化理論來看組織可自主性藉由作中學(learning by doing)及溝通(communication)的過程,改變行為、規則,並提到早期共同演化的觀點是用在生物體間之寄生生物與宿主、掠食者與被掠食者、食草動物與植物間的互動型態,但近來已發展成生產與消費、組織行為與體制、技術與偏好等的研究議題。生態觀點的組織理論,即是由宏觀與縱貫面探討組織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與演變過程,可用來探討組織演變的原因與過程,更可充分考慮環境因素與組織間的互動,以及對於組織的影響,對真象的發覺與真理的探討更有助益。
史丹佛大學科技創新計劃(Stanford Technology Ventures Program)研究主任Kathleen M. Eisenhardt教授與Charles Galunic教授在2000年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文章中,提出共同化的主張,指出多部門共存的企業需要向生物學習其生存之道,將部門間的連結關系看作暫時的,並命名為共同演化(coevolving strategy)的策略。華頓商學院指出,共同演化的架構強調一種適應力的比賽,那些首先確認並充份利用環境中各種機會的有機體或企業,會在適應力的比賽中勝出,任何物種在相較於競爭對手後,只要無法產生足夠的修正和改善程度,即必將滅絕。
Samuels(2004)從社會學的角度解析市場的形成,他說明市場的形構是在社會環境之中完成,而社會是一個多種層次且持續變動的場域。一個體質健全的組織,本質上應為一種具多重目標和功能,並與環境維持著多面性良好交換、互動與互賴關係的開放的、演化的複雜適應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它必須擺在環境中來安頓,才能找到適合其生存與發展的利基。組織長期生存與發展,實維繫於其核心技術的運作效率,以便在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但亦須自環境中尋求不斷的瞭解、支持與資源供應始克有濟,否則組織將因其核心技術的運作無法順利推展而逐漸趨於瓦解。
Van & Stagl (2003)提到以人類進化,或人類行為遺傳學,傳統的方法和模式已不再適用。相反地以協同進化的角度來看,是需要在其中的互動,多層次的-行為,機構,技術等-進行審查。組織的基本結構與性格其實在組織成立後就差不多定型了,接續下來使得組織愈來愈僵化,反而難以做出真正屬於策略性的決策,故運用生態學所著名的突變—淘汰—保留的演變模式,將組織像生物學家看生物一樣,以集體行為模式的角度來觀察,以及存在於族群層次生存競爭之間的互動關係。
貳、目標(目的) 許多外在因素是無法掌握的,這些因素可能包括了政府結構轉變、人口結構改變、科技進步、經濟環境轉變、意識型態改變、政策法規限制了競爭程度、企業之間彼此合作以對抗環境...等(Schmid, 2003)。這些因素交織的結果,足以讓人明白社會的動態性,而這些動態元素都將影響組織或市場的發展。換言之,社會是一個動態且開放的系統,任何一種環境因素都可能有足以主宰組織或市場策略選擇的決定性。隨著這種複雜性,Elias & Nabil (2007)在已開發的概念和理論,來解釋和理解的動力,新的環境-參與者,他們的行為、功率、性能和關係-和提出了一些要求,為生存和成功的。重點是對理解的動態關係,各實體在環境的相互依賴關係存在,以及如何這種關係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因為每每個人的績效。每個組織視為一個部分,一個更大的整合系統,其行為的影響,以及受行為等。「策略管理」、「關係行銷」、「網絡經濟」、「虛擬全球市場」等是一些概念表徵新的業務領域。
若要落實企業快速回應顧客與市場的要求,須先克服內部合作固定化與僵化的問題,以企業生態組織的概念,將組織發展成互利共生的演化機制。組織變革領導者如果瞭解此種互惠法則的共同演化機制,當思考如何利用游移在混沌邊緣的競合弔詭,於組織或成員間尋找共享目標、共同利益,建構策略聯盟及 伙伴關係。主要在說明,組織在動態的環境中,與其他事業體,經由共同演化的行為機制,取得市場上的競爭優勢。組織並不會學習,而是組織中的人在學習。人在組織內的互動構成組織的生態,如果忽略了組織是一種生態,一個生態環境的改變與創新,是靠生命演化的力量,而不是以機械式的置入行動產生的效果。
如果高階管理人員設計一種僱用和保留策略,舉例來說,策略可能會影響員工工作行為、顧客滿意度,以及影響客戶服務及整體盈利能力,如果使我們的組織比對手賺取更高的回報,然後我們需要研究如何影響競爭對手的行為之前,我們再實施這一戰略。此外,我們需要評估競爭對手是否競爭是否會模仿我們的策略,共同主線的演化策略這種做法,進一步使我們得出結論,說明現今已被稱為權變理論管理,制定正確的策略,是對組織訂定具體成功與否的情況(Elias &, Nabil, 2007)。過度強化個別單位或個人的貢獻,卻使組織中常出現另外的問題,就像是各自為政,造成本位主義的隔閡,形成組織跨部門間相互協作的困難﹔另一個則是,為求各自的貢獻忽略整體的利益,造成組織間的內耗,相互抵損消耗資源與戰力。分工與合作之間的矛盾關係,一直都是組織經營與領導的重要挑戰。
叁、內涵
生態一詞源于希臘文,其意為住所或棲息地。生態學則是指生物與其賴以生存的環境之間關係的科學。然而生態系統一詞就比較復雜——「系統」與「生態學」的結合才有了生態系統的概念,生態系統一詞是1935年由英國生態學家坦因斯利首先提出來的。它是指在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範圍內,由生物群落與其賴以生存的環境構成一個整體。這一整體具有一定的結構與大小。這樣的探討涉及市場競爭態勢與組織競爭策略兩個層面的因素,以及兩個層面的因素之間交互影響的作用。對於這樣複雜的「系統性問題」,學者曾從社會學的角度解構社會與市場之間的關係,強調社會環境是一個不斷變動的動態場域,並以社會環境中政府及企業兩個角色的交互關係來說明市場的本質(Samuels, 2004)。組成生態系統的各個成分之間通過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而相互聯繫、相互影響,進而形成具有自我組織與自我調節功能的複合體。組織在分工與合作之間的掙扎之外,還要克服的更大問題是,面對外在變化激烈的環境,時常發現組織中,各部門固定或僵化的合作關係,造成無法回應外在的環境變化。如Van & Stagl (2003) 提到共同演化的公式如下:
Coevolution = evolution + ecology
生態系統在某些人那裡又被作為一種理論觀點,即人們常說的生態系統的觀點。生態系統觀點認為,生物與環境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極其複雜的聯繫,而其最本質的聯繫就是能量轉化與物質循環。協同進化強調說,系統考慮-社會或經濟體系-選區多個子系統,如地區,團體,機構和社會團體是的一個組成部分,聯合,互動進化過程。只有考慮到多樣性在相關的子系統,和互動,這些,才能制定一個真正的內源性理論的機構,揭示了體制變革。以所設立的方式而出現的個別組織會對整體族群帶來變異,而帶給組織某種優勢,每一種環境的資源數量都有一定的限度,從生態學觀點的專門術語就是所謂的固定承載容量,特別在發展快速的新興產業中,當組織逐漸成長,愈來愈多組織進入此產業時,承載容量會因此超載,此時不具競爭力的組織將會被排除淘汰,符合標準的組織就能夠存活下來。
在共同演化(coevolving)的組織,主管設定在大方向後,讓各部門自然產生合作或競爭,因此在共同演化企業的主管,通常會視部門間的合作連結是短暫的,類似魔術貼組織,共演化的組織在大方向設定後,讓各部門自然產生合作或競爭,並先確定合作對雙方均有利,才會進行合作,並且共演化企業的主管依照個別績效予以獎勵,以外部客觀的標準來評估個別企業的績效及獎勵措施。組織生態觀點,是借用生物學的概念。生物圈內的生物,不論是同種或異種,彼此間都會相互影響;生物和他所生活的環境間,也會發生相互作用,這些現象稱為生態。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彼此會相互影響,而生物和環境之間也會發生相互作用,這些現象所構成的環境即稱為生態環境或生態系統。以生態觀來看待組織,跨單位或部門間的合作,能夠產生一加一大於三的綜效,是因為他們採取如同生態演化的組織流程。從組織部門間的資訊交換、資源共享、到多角經營策略等合作關係,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會隨著單位或個人相互間以及與經營環境的互動關係,而演化調整。在部門間所產生的連續變化,會隨時間演進而有更多的交錯,各部門間會適應環境也會相互適應,結果就產生部分相互依賴的單位與彼此適應後的組織生態。
Van & Stagl (2003)引自Norgaard的觀點提到,這是第一個使用的概念,明確共同進化在社會經濟背景。他認為這反映了長期的迴響這之間發生的五個主要子系統,即知識、價值觀、組織、科技和環境。變異每個子系統的強烈影響由遴選規定的條件所限等子系統,它作為整體環境的各自的子系統。
肆、步驟
可試著利用組織所面臨的環境,在實質適應能力發揮到極致,或可保留些資源做準備,以應付未來緊急的需求,運用生物學的專門術語表達,並強調靈活性,組織也必須預測未來的需求,這些演化發展的過程與結果,與企業或組織中多部門間類似共同演化生態系統的概念非常類似。所以,多部門的組織或企業,需要向自然生態學習,並且調整心態,以生態觀來面對與處理跨部門的綜效問題。
在新經濟時代,生態演化的組織發展策略,是企業非常重要的競爭與持續發展的策略,因為市場變化呈現加速度的加快進行,企業需要隨時因應激烈競爭與市場需求改變﹔同時,企業還需要維持有競爭力的經濟規模與快速跨部門學習的能力,才能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成為績效卓越的企業。組織生態觀點(convergent evolution)可分為以下七大實施步驟:
一、建立分享與信賴支持的園地。
建立共同演化的組織生態機制的基礎原則,就是授權讓部門主管決定合作範圍與對象。當然,這樣做是以組織中兼具策略眼光與實務操作的主管階層為考量,因為讓資淺的主管決定合作範圍與對象,他們可能會因為缺乏策略性眼光而錯失良機,或看到的良機也不是好的合作機會。要求各部門主管必須參與每月至少一次的例行會議,讓各部門主管能有機會彼此地深度認識,以建立觸動合作機會發生的市場機制。若用機械觀,而不是生態觀,來看待組織與組織學習,是最深刻與最基本的障礙所在。
二、交流經營心得市場訊息。
組織生態理論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組織族群(populations of organizations),每次會議的情境塑造,要引導會議討論集中在關於營運基本原則的即時資訊上,建立參與主管的商業直覺。可以納入某一部門或跨部門的特定策略性議題,交換經營管理心得,塑立各個主管有個別定位的商業角色。組織中的各單位、流程與個人,被看作是一個元件(或組件),可以拆裝重組(如組織或流程改造)﹔單位與個人間的合作,是以組織整體主導的固定鏈結方式。這樣的組織運作關係,在外在經營環境穩定,企業以大量生產求取低成本高效益時,有相當大的作用﹔但是,面對快速變動的環境,多樣少量高速度的回應顧客的需求時候,就常捉襟見肘,產生困境與兩難,組織就必須改造或再造。
三、獎勵追求高於競爭者商業績效的自利行為。
以生態組織觀點,建立組織內共同演化的機制,讓部門主管主導合作的策略,是透過講求有利於自己部門的基礎上,來尋求綜效整合的機會。可以放任競爭,又不必擔心效率問題,也可以強化或減少合作關係,又不必受既有組織關係的限制,就是這樣的共同演化機制,為企業創造生生不息的活力與競爭優勢。讓各部門主管以市場實際狀況為考量而合作,是共同演化機制成功的關鍵。這也是將企業面對產業競爭生態環境實況,引入公司運作的環境中,因為唯有找到對合作部門雙方都有利的機會,才是對企業整體發展帶來最大綜效的方式。
四、循著價值鏈尋找合作點。
當合作機會出現時,很多人容易受限於最初出現的想法,錯失了合作可能帶來的更大機會。所以,在合作機會出現的初期,保持開放的資訊分享、資源共享或建立共同策略等方式,應用腦力激盪的共同參與,循著價值鏈找出合作點,是由最初的機會演化為最適機會的關鍵步驟,也是以生態觀點進行組織學習的精義所在。
五、以實際方式分析最佳選擇的成本與利益。
透過市場與顧客的檢驗,是分析合作機會最實際的方法。往往表面上看似好處多多的情況,實際上並不一定如此,唯有依據市場現實的運作精神,選擇實際的分析方式,才能掌握最佳選擇的成本與利益。
六、事前分析絕不能取代即時學習。
生態系統是隨時在演化與進化,市場運作也是一樣,隨時在變化當中,保持隨時進行微調的注意力與敏感度,以對市場變化時時保持觀察與學習的心態,隨時微調合作關係,是避免僵化與喪失機會的要訣。
七、設定落日條款,去除了無新意的合作連結。
要避免又臭又長的合作關係,關鍵在合作開始時就要設定落日條款,明確定議檢討合作關係與終止合作的時間,讓市場與外在環境的變化,都納入合作關係是否維持的決策因素中。只要認同某一事實的人數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獲得更多人的認同。」這種積累一定程度的數量的現象,說明了演化方式的進行,人類社會的組織學習過程,也是以演化的過程進行,故演化是一個長時間的發展過程。在組織變革的過程中,最常見的障礙與挑戰,也就是因為忽略了組織學習與變革是需要一段「足夠長」時間的演化與進化過程,反而期待立竿見影的速效,而折喪了啟動組織學習與組織變革的動能,造成功敗垂成。
伍、成效
組織生態的理論與觀點可以增加有關組織問題探討的深度與廣度,在企業或組織中多部門並立的基本原理,是需要分工合作以產生一加一大於三的綜效。分工代表著組織中的各單位都有自己的角色與本位,甚至每個單位中的個人也應有自己的角色與本位,才能突出自己對組織的貢獻,否則沒有了獨特的貢獻,這個單位或個人就不應該存在於組織之中,需要調整或裁撤。企業內部多角化、績效、環境變革與生存是相互關連的,以汽車產業GM與Honda的產品線為例,其組織的多角化行為乃在變革的競爭環境中,外部的環境對於組織的知識發展與資訊處理是極為重要的,如影響組織研究、改變、選擇,如技術演進(technological evolution)的概念(Stern & Henderson, 2004)。
在產業需求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資源豐富程度差異也造成適合環境特性的生命繁衍方式不同。依據此一特性,可以探討不同階段的環境特性所對應的組織型式特性,中國近十幾年的經濟改革及產業變遷,實證組織的策略適應作為都是因為組織環境在時間上呈現共同演化的現象(Tan & Tan, 2005)。二十一世紀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要素,已經不是單純的成本與效率,而在於面對激變不確定的企業經營環境下,能否擁有足以滿足顧客需求導向的創新能力。企業要發展這種創新能力,就不能將創新僅限於某個功能部門或功能性的活動,如研發、技術等,而必須是企業整體性的活動。必須將創新與學習的動力,落實到整個組織中的人們中,讓每個人都能夠迅速的吸收與學習新知識,並將其應用到組織的業務及服務顧客上,產生生態演化的持續力量,以達到組織創新發展的目的。Wolff and Pett (2006)研究了180多個中小型企業,並發現這些以產品開發為重點,帶動所研發投入和創新,產生了較高的增長速度,這意味著,從下而上的專業化和知識流(specialization and knowledge flow)的說法。
Eisenhardt & Galunic(2000)提到,Booz-Allen & Hamilton顧問公司及IDEO產品設計公司等,員工都需在組織中不斷分享、學習;以Disney為例,所推出的獅子王與Sony推出的星際戰警同樣受到市場的好評,但Sony只將此產品定義於電影票房及發行錄影帶的六億美元所得,而Disney卻將其發行超過一百五十種以獅子王的週邊商品,並發行續集,總共帶來超出三十億美元的利潤。
陸、實例
Fang & Wu(2006)案例研究以一個領先的台灣半導體公司--聯電公司(聯華電子)。美國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0年,是一家半導體晶圓代工在台灣他們專門在合同製造商的客戶設計的積體電路,為高性能半導體應用。為什麼有些公司可以創造新的創新,更快捷,更有效率比他們的競爭對手。基於對一個進化的觀點,闡述了知識協同進化機制企業的知識系統,從而能夠有利於組織,並改善其業績在發展中創新。這項研究還試圖提出一個概念模型這就說明了知識協同進化的機制,影響了堅實的創新。知識不足造成的技術變革。機構將共同演變其隱性知識,注入它們每天所例行公事當中。結合微觀進化和宏觀進化的機制,任何組織比競爭對手更能提高其創新能力的速度。然而組織生態觀點必須建立在長期架構上,為了證明即使最大又最強而有力的組織,也無法歷經長期考驗而繼續存活下來。
Irene(2006)協同進化的知識,是所謂的微進化和宏觀進化(micro-evolutionary (within the firm) and macro-evolutionary (between firms) processes)的過程中提高創新能力的時候,這些信息為共享的網絡組織。知識分發給全國各地的網絡公司,將新興技術的機會,告知開發新產品以預期市場缺口。組織的滅絕也可能是因為其他組織採取侵略性的策略行動所致,並非因為某些稱為環境的抽象觀念而造成,因為環境變化的速度之快,從生態學觀點來看,物競天擇自然演化論的主張已無法再支持,個別適應(individual adaptation)以及共同適應(communal adaptation)可能是軀體的適應,也意謂蓍一個個別的組織能符合所處環境中的局部變異,此種情況在組織制定策略時所遇到的情形極相似。
運用共同演化的觀點,解釋組織知識學習與創新績效的關係,以觀察台灣聯華電子,在此研究中提出知識共同演化(knowledge co-evolution)的觀念及架構,組織藉由不斷交流與互動所產生的知識變異,在各自的知識系統中創造出創新績效,若從內外部的觀點來探討,組織內部本身具有一微演化的機制,伴隨著產業環境與技術環境的變遷,結合合作夥伴關係及網絡的建立,再藉由具共演化知識互動過程,以支援組織內部的知識創造與知識系統的建構以加速產品或製程創新的績效。
參考文獻
1.Elias G. R. & Nabil Y. R. (2007). Wal-Mart and the Trap of Success: An Organizational Ecology Perspective. The Business Review, Cambridge, 8(1):19-27.
2.Fang, L.Y. & Wu, S. H. (2006). Accelerating Innovation through Knowledge Co-evolution: a case study in the Taiwan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33, 2/3, 183-195
3.Frank,T. R. & David L. D. (2004). Exploration and Exploration Alliances in Biotechnolog: A System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5, 201-221.
4.Irene J. P. (2006, July). Situational Awareness as a Dynamic Capability in Innovation Networks. R&D Management Conference, Windermere, England.
5.Murmann, J. P., Aldrich, H. E., Levinthal, D. & Winter, S.G. (2003). Evolutionary though in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theo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millennium: a symposium on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 12(1), 22-40.
6.Santos, M. V. (2002). The phenomenon of 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a model for analysis.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3, 3/4, 215-227
7.Stern, I. & Henderson, A. D. (2004). Within-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in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5(5), 487-505.
8.Tan, J. & Tan, D. (2005). Environment-Strategy co-evolution and co-alignment: a staged model of Chinese SOEs under transi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6, 141-157.
9.Van d. B., J. C. J. M. & Stagl, S. (2003). Coevolution of economic behaviour and institutions: towards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3(3), 289-317.
10.Wolff, J.A. & Pett, T. L. (2006). Small-firm performance: Modeling the role of product and process improvements.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44(2), 268-284.
11.Samuels, W. J. (2004). Markets and Their Social Construction. Social Research, 71(2), 357-370.
12.Schmid, A. A. (2003, June). Different Heterodox Economic Theories: Different Empirical Results? Manuscript Prepared for a Conference on the Future of Heterodox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Kansas Cit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